<
woai301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剑出衡山 > 剑出衡山 第509节
    他们正想着

    忽然!

    踱步走到石壁旁边的简彦曾浑身一震:“快看这里!”

    众人闻声,立刻朝他那里去。

    一道裂痕从上至下将两处石壁分开,这里也有刻字。

    但与旁边大篇刻字不同,此处石壁,仅有五个字。

    一行书着:“天人化生。”

    下一行单书一个“妙”字。

    不知这个“妙”,是在说妙谛,还是说仅是一种夸赞。

    “这!”

    “这是.!!!”

    四刀门门主风寒竹话语戛然而止,他是惊诧到说不出后边的言语。

    韩万通与简彦曾同样如此。

    他们瞪大双目,死死盯着这五个刻字。

    这时

    简彦曾手忙脚乱地从怀中掏出一块细小碎布,正是当年被封不平绞碎的袈裟一角。

    现如今这阳谱一角并不会像当年一样引发厮杀争抢,更多的是象征意义。

    简彦曾拿着阳谱碎片朝上一比对

    韩万通与风寒竹都凑了上来。

    这一看,他们的眼睛瞪得更大了!

    “难怪这字迹如此熟悉!”

    “果然如此!”

    简彦曾失声喊道:“这五个字刻入石壁三分,却能写得棱角分明毫无滞涩,绝对是内功极为强悍的高人所留。细细一看,又觉字迹所透,全是锋芒,却又生生与石壁贴合在一起。”

    “那样的淳朴自然,就好像这石壁上生来就有这五个字一样。”

    他兴奋赘述:“普天之下,能有这份手段的,唯有剑神他老人家。”

    周围人大吃一惊。

    盘州商会、铁骨门、四刀门的人全部涌上前来瞻仰。

    当年东方不败在黑木崖绣花,他天下第一的名头响彻江湖十多年,威震武林。

    剑神更在东方不败之上。

    且成为天下第一,已二十多年。

    他在江湖上,在一众武林人心中,那种感觉已难描述。

    此时忽然在盘州草原的山峰石壁上看到他的刻字,众人心情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风寒竹儒雅的脸上,眼皮一直在跳:

    “这字迹是新刻的”

    “剑神.他才来过云贵之地不久。”

    “也许没多久之前,他就站在这里!”

    一联想到这些,他们的心中实难平静。

    简彦曾道:“那些毁掉盘州遗刻的人,应当也看到了这五个字吧。”

    韩万通明白他的意思:“这些毁遗刻的人就算看到,恐怕也没胆子将这五个字毁去。”

    话罢,他们又沉浸在这五个字中。

    想参悟剑神留字的深意。

    又渴望从这些锋芒毕露却淳朴自然的刻字中,找寻一些灵感。

    方才看到盘州遗刻被毁,他们虽有心理准备,可失望是免不了的。

    可此时.

    却又被惊喜覆盖。

    赵玉彦与赵霏看到那五个熟悉又亲切的刻字,也愣神良久,心中比他们还要吃惊。

    原本盘州遗刻被毁,简彦曾等人不会在此逗留。

    现如今,他们已经挪不动脚步,在此观摩剑神所留。

    姑苏姐弟告辞离去时,风门主他们送了一阵,又回到了石壁边。

    姐弟二人昨晚听过三人的故事,不觉得奇怪。

    从他们的武练之途来看,这五个字的意义实在深重。

    赵霏与赵玉彦不曾稽留,当天离开商队,骑马出草原,直朝凉都去。

    这一路上,他们也在讨论刻字的事。

    “姐姐.”

    “那字迹可是新得很。”

    赵玉彦小声问道:“你觉得爹爹现在在什么地方?”

    赵霏道:“也许就在这草原上。”

    她又道:“也许就跟在我们身后。”

    少年闻言缩了缩脖子,不由朝身后瞅了瞅。旁边的少女被他逗笑了:“你还真看呀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爹爹真的跟在我们身后,他不想叫你察觉到,你怎么可能发现。”

    “这倒也是.”

    赵玉彦点了点头,又小声劝说:“姐姐,我们还是别去凉都了。若爹爹真在附近,他瞧见我们与赵姝比斗,一定会惹他不高兴。”

    “娘虽教导我们要有心气,有志气,但更要尊重师长。”

    赵霏笑了笑:“你甭担心。”

    “爹爹若不高兴,岂能叫我们跑到云贵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这会儿他若真的在附近,也许正瞧乐呵呢,我们又不是与赵姝打生打死,到了会仙楼,说不定他就在某个地方看戏。”

    赵玉彦看到那五个崭新刻字,显然思绪有变。

    听姐姐出姑苏胡闹也就罢了。

    若是自家老爹当面,自然规矩许多。

    他又想开口劝说.

    赵霏出声打断:“先见到赵姝再说。”

    赵玉彦闻言四下环顾,然后自言自语地说道:

    “爹,是姐姐要寻赵姝,我可是一直很听您的话。”

    一旁的赵霏见他这个模样,又被他气笑了。

    她一抬手,只听一声马鞭响,赵玉彦身下的骏马立时吃痛狂奔。

    姐弟二人跑马草原,一路翻越驼峰,下高坡。

    终于又上了去凉都的官道.

    滇黔交接,安顺之西,磅礴的乌蒙山横过。

    凉都乃春秋牂牁,战国夜郎。

    凉都城南,有一城隍庙,道旁是一连排的银杏树。

    今日来此上香祈福的人不少。

    官道旁边,一名腰间佩剑二十多岁的白衣女子,正与一名十岁出头少年一道牵马。

    少年东张西望,瞧着城隍庙前甩枪弄棒的卖艺人。

    在他眼中,这些卖艺人的武艺难免有些粗糙。

    可他却看得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旁边围观的路人在听到“咚”一声巨烈锤响,看到胸口碎大石这种惊人表演后,全都响起叫好之声。

    杨君采见到这般热闹,不由远远跟着笑了。

    “走。”

    听到姐姐的声音,他才回过神来,入了一家客栈,将马交给店前伙计,直上二楼用饭。

    凉都要比盘州城热闹,街道车水马龙,客栈人也极多。

    他们才坐定,四下一片喧阗,说什么的都有。

    有些事情,哪怕他们不感兴趣,不想打听,也因为周遭的议论声钻入耳朵。

    那些说话的江湖人,远不止本地口音。

    不少是最近赶来凉都的。

    他们自然是奔着遗刻来的,所以一直讨论与此相关之事。

    因在白虎崖附近隐居,近来去盘州城的次数也不算多。

    没想到.

    在首批得到遗刻的人来到凉都后,竟惹出如此大的江湖风波。

    哪里发生了江湖恶斗,昨夜哪处在厮杀、又死了多少人,哪个势力又参与进来,哪位教主掌门受了重伤